『誰も守ってくれない』/君塚良一 最近看了東野圭吾的「徬徨之刃」和電影「誰も守ってくれない(台譯:誰來守護我,其實我覺得對案翻作「無人守護」比較好)」,兩個故事的主要角色都有警察,而且都是處於相當矛盾的一方。
『徬徨之刃』/東野圭吾 著 「徬徨之刃」主要描述的是喪妻多年的長峰,他疼愛多年的獨生女兒遭到殺害,因為法律並不會幫助被害者家屬,所以長峰展開追殺兇手的生活。整個過程活像我在看浦物直樹的怪物Monster,雖然少年A很白目,也
『疑惑』/松本清張 著 一樣常常寫到人性與討論社會的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,有部作品叫做「疑惑」。主要描述的正是「輿論辦案」,故事內容大約是一對夫妻乘車落海,最後只有妻子被救上來,丈夫死了,一位記者挖掘到這位妻子過去有過四段婚姻,丈夫都是意外死亡,所以這位記者擅自將這位妻子定義為保險金殺人犯,經過大肆報導後,這起落海事件也變成了殺人事件,於是社會和法律全部偏向了判她死刑。其實故事的結局是反過來的,是丈夫太愛妻子而迷昏她後開車衝進海裡自殺。 法官有法官的立場,當法官也成為「輿論辦案」的人,那和「自由心證」其實並無兩樣,因為輿論本來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心。於是,可以在台灣這塊寶島聽見:「殺人!死刑!」、「強暴!死刑!」、「打人!死刑!」、「不肖!死刑!」、「打小孩!死刑!」....不誇張,多走幾個論壇就會看到了。更甚者,出現了「總統瀆職要判死刑!」、「貪污要判死刑!」、「路沒鋪好要判死刑!」、「台電中油六輕要死刑!」....死刑變得像是唯一手段,當人當不好就該死了。 於是,四處充滿了暴戾之氣。最誇張的,我還看過未讓博愛座應該要死刑的。 小野不由美的落照之獄裡有一段這樣寫到:「如果有了先例,那麼今後對於死刑的猶豫和躊躇都會消失。時間荒廢,如果狩獺那樣的罪犯增加了,對於使用死刑的度也消失。一旦緊箍咒鬆開了,今後一些瑣碎的罪也會動用死刑,而相對的,死刑的威懾力也就小了。如果這時使用死刑,那麼更加重大的罪就要使用更加嚴厲的刑罰。」 國家給錯了方向。 「七歲」到底是什麼樣的定義?以農為本的領導人將國家以農業富庶起來,接下來以法為本的領導人卻無法給百姓心安的法。於是惡性循環下去,出現了「輿論辦案」,出現了「七歲」這樣的結果。人民內心渴望的並不是歲數問題,但是偏偏有笨蛋把這件事和「要將棒球變為國家運動」這件事畫上了等號,於是就出現了很可笑的結論。就如同因「輿論壓力」而下台的人,因「輿論壓力」而死的四個死刑犯,沒有一件事被賦予了正確的定義,沒有一件事將脫軌的秩序拉回到正常的道路上。 輿論壓力導致了某些事的不正義,不正義又導致了更龐大的輿論壓力。法官重新審判案件後,就真的不是「自由心證」了嗎?這樣惡性循環下的自由心證,就一定會是正確的嗎? 小野不由美的書裡有個國家,任何違反法律的人都是死刑,於是因國家太過貧窮而饑餓到偷貪官家裡的小孩被殺了,因生病無法工作而繳不出稅金的人被殺了。他們都是違反了法律,也都被判了最高的懲罰。訂定了嚴刑峻罰的人,正是推翻了軟弱無法度前任國王的人,至死,他都不明白自己哪一點做錯,明明是人民希望能有嚴苛法度管理的。 美麗的島國如今被暴戾之氣籠罩,不論善惡之人,心中都存有著黑色的死亡刑罰,吶喊著:死吧!死吧! 好吧!其實寫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我在寫什麼,語無倫次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