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老師的書還沒上市就開始一連串的活動,我也跟著搶了一本,拿到了華麗的名片盒(蔡志忠先生設計),雖然我沒有名片。
久違的讀書心得。
這本書從施老師敲鑼打鼓的宣傳那天開始,看到故事簡介,我就知道這又是一本寫台灣歷史人物的小說。這是施老師的堅持,也是特色。或許會有人覺得將歷史真實人物拿出來寫成小說很奇怪,但是事實上,我相信如果這些書可以流傳到一百年後,那就會變得相當經典。
就如同『七俠五義』,它本來也是石玉崑將說書人口述的故事整理寫下『三俠五義』,再演變成為今日連續劇、歌仔戲的歷史故事。至於『水滸傳』,人是真有其人,但他們是否真有書中所寫的境遇或結局,其實那也要有得考證才能得知。然而不論如何,如果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故事呈現出來,不論是否存有虛構,他們或許永遠都是鄉野傳奇,甚至人們會遺忘這樣的一個人曾經存在。這些讓我們視為中國文學經典的書,說不定在推出時,也曾被不少古代讀書人斥之為荒謬不一定(笑)。
說回來『本色』這本書。我以每天一小時的時間(看書看得很混)來計算,大概是加起來是看了三個小時。比起前作『小貓』,看得相當快。因為它的故事是相當輕鬆的,不如『小貓』的沉重,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台語有進步(大笑)。不過我卻對這本書反而沒什麼心得想要寫,所以這篇心得就簡單寫好了。
『本色』的故事節構比較偏向短篇故事,雖然人物和時間是連貫下來的,但並不像『小貓』那樣將重點放在同一個主題上跑,而是將主角的各種事蹟逐一拖出(這也是我沒什麼心得的主因,我看慣了長篇故事)。要說對『本色』的心得,那大概就是對於寫法上的感想。『本色』比起『小貓』,在隱喻現實的事件上處理得更好了,節奏也輕快許多。在角色的個性上,似乎著墨主角較多,大概是比起『小貓』來,章幅長度不足以將其他角色的個性強烈的表現出來的關係吧!
我一直在將『本色』和『小貓』作比較,也承認,我是比較喜歡『小貓』的。或許因為它是長篇,而且有故事主軸,而不是講述『一個人』。但並不代表『本色』寫得不好,我覺得各有其優缺點存在,單憑個人喜好而已。所以如果說要推薦這本書,我會這樣說:
要看林少貓這個人,看『本色』;要看林少貓的故事,看『小貓』。如果你都想看,那先看『本色』,瞭解這個人,然後再去看『小貓』。這樣你就會認識這個流氓了。如果你先看了『小貓』怎麼辦?沒關係,把『本色』當作是『小貓』的前傳就行了。
反正不管怎樣,兩本都要看就對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